成人有声小说

您的位置:成人有声小说>成人有声小说新闻动态 >地方动态

检察援疆故事 | 吴薇薇:以初心灼使命 筑同心赴未来

时间:2025-10-04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沈阳市铁西区检察院



2021年,时值疫情期间,我主动报名参加援疆工作。跨越数千公里的奔赴,给我二十多年的检察生涯中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这一段独特的人生旅程既是地理空间的转换,也是一场沉浸式的初心淬炼与使命践行。在塔尔巴哈台这片充满故事与担当的土地上,我与当地检察同仁并肩战斗,收获了对检察对口援助工作的深刻感悟,也读懂了“边疆检察人”的坚守与热爱。


初遇 差异中感知使命分量


初到受援地,强烈的反差感扑面而来。气候上,西北的干燥多风与东北的干爽多晴截然不同,工作场景里,民族多元带来的司法需求差异、地域辽阔导致的办案半径拉长,都让我意识到,新的检察工作绝不是简单粗暴的“经验移植”,而是要在差异中寻找契合点、适配边疆实际。第一次参与案件研讨是一起涉及民族同胞的相邻权纠纷案件,让我看到新疆检察工作的独特性:既要严格遵循法律规范,又要兼顾民族文化、习俗背景,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。同事们熟练运用双语沟通、耐心释法说理的场景让我明白,援疆检察人的使命,是在守护法治底线中,筑牢民族团结的“法治屏障”,这是比案件办理更深远的价值追求。


同行 协作中读懂双向奔赴


在办理一起为农民工追索工资案件时,难题接踵而至,涉案人员涉及多个民族,语言沟通、心理疏导需精准适配。我与当地检察官迅速分工,利用之前处理该类案件的经验,组织开展听证工作,多方听取意见,当地检察官凭借对民族习俗的了解,牵头组建双语安抚小组,同步开展心理干预。办案过程中,我深深感受到“双向奔赴”的力量,我们带来了办案经验和思路,当地同仁则贡献了扎根边疆积累的社会治理智慧。最终,我们提出的工资返还方案,既保障受害人权益,又避免影响民族地区经济互助模式,这种“接地气”的办案思路,是长期深耕基层沉淀的宝藏,让我对“司法为民”有了更具象的理解。


融入 边疆肌理中适配检察温度


参与当地一对一与村民结亲人活动时,村民们用热情的歌舞欢迎我们,也在法律咨询环节流露出对“法律与生活衔接”的渴望。一位老人因宅基地纠纷眉头紧锁,检察官用维吾尔语耐心解释,找到法理与情理的共鸣点。这让我领悟到,边疆检察工作要“接地气”更要“通心气”。我们协助打造“双语法治宣传队”,将民法典中婚姻家庭、财产权益等内容,改编成民族特色小品、快板,把法治知识“唱”进百姓心里。新疆的稳定关乎国家发展大局,在这里,我见证了当地检察同仁的全方位责任担当。他们中有人为守护边境法治防线,长期驻守偏远口岸。有幸融入其中,在守护“大稳定”中践行“大担当”,让我感受到了检察工作的全新意义。


共筑 检察援助中实现“双向成长”


援疆这段日子,艰苦的环境、复杂的任务,是对检察初心的深度叩问。曾因水土不服身体不适,却在看到同事们顶风冒雪奔赴办案点时,我又燃起了韧性和斗志;曾因案件办理陷入思维定式,却在与当地同仁的交流碰撞中打破“经验茧房”。这场援助,让我从“完成任务”的心态,转变为“融入使命”的自觉。让我转变观念,认识到检察工作的价值,不仅在案件卷宗里,更在百姓的笑容中;对口援助的意义,不仅是“输血”,更是与受援地检察同仁一起“造血”,共同成长。


这种共筑,打破了地域壁垒,让法治经验在流动中增值,让两地检察人互换视角,构建起“知识共享、经验共鉴”的协同生态。


援疆路远,检察情长;初心如磐,使命在肩。塔尔巴哈台的广袤土地让我懂得“法治援疆”的家国意义。未来,我将带着援疆收获的坚守与热爱,继续在检察征程上笃行实干,让边疆检察行的感悟,成为照亮法治前行的点点星光。


版权所有:成人有声小说-成人小说听书 京ICP备10217144号-1
地址: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46号甲 邮编:110033
联系电话:024-86686600
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