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人有声小说

您的位置:成人有声小说>成人有声小说新闻动态 >地方动态

检察援藏故事 | 杨玉:四载公益路 在雪域高原镌刻检察蓝

时间:2025-09-18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鞍山市检察院



2021年秋,当飞机降落在拉萨贡嘎机场,舷窗外的雪山突然撞进眼里时,我还没意识到,未来四年的人生会被这片土地重新定义。作为检察机关援藏队伍的一员,我走进藏北县城巴青,迎接我的除了海拔四千一百米的稀薄空气,还有院子里那口老水井,以及藏族检察同仁们的热情关怀。


在裂缝与洪流间 寻找法律的微光


公益诉讼的战场从不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。记得第一次去海拔4600米的贡日牧区取证,越野车在盘山路上走了四个多小时,雨季的泥石流把路撕开一道道口子,车轮碾过碎石时发出刺耳的摩擦声。同行的藏族检察官洛达把安全带勒得紧紧的,眼睛却始终盯着窗外:“那里以前是草地,去年被人挖了砂。”我们要查的是非法采矿,车到不了的地方只能徒步。背着相机和笔录本在碎石坡上攀爬,每走三步就要停下来喘气,防晒霜在脸上结成白霜,被汗水冲出道道痕迹。拳头大的石头从坡顶擦着肩膀滚下去,在谷底砸起尘土。在牧民帐篷里做笔录时,老人听不懂“公益诉讼”这个词。洛达用藏语解释:“就像草原上的獒犬,守护着大家共有的草场、河水和山。”老人浑浊的眼睛亮起来,从怀里掏出张揉皱的照片,那是未被破坏的草地,牦牛遍布悠闲吃草。我握着那张照片,突然觉得卷宗里的法律条文有了温度——它们不是冰冷的文字,是能让这片土地保持纯净的力量。


从抽井水到热水器日子 在提桶打水里滋长


初到县检察院的那个清晨,我是被冻醒的。宿舍好像是建反了,客厅和卧室都建在阴面,墙壁上能看见裂缝,屋里没有暖气,更别说卫生间。每天清晨,全院的人都要排队去院子里那口老井打水,打上来的水带着厚厚一层沙子,却在阳光下泛着清亮的光。年轻的检察长对我说:“慢慢来,条件会好起来的,就像咱们查的案子,总要一步步往前推。”


改变是从援藏资金到位开始的。我们先是改建了办公楼,买了新桌椅,又接通了自来水,当水管第一次通到宿舍时,我拧开龙头,看着清水哗哗流淌,突然红了眼眶——我想起检察长说的“慢慢来”,原来日子真的会在等待里,长出温柔的模样。更让人振奋的是办公条件的改善。援藏资金建起了阳光房,装了空调,冬天办案不再冻得握不住笔;新添置的无人机,让我们不用再徒步翻越雪山取证;便携式打印机装进了越野车,在牧区就能现场制作笔录。有次用无人机航拍非法占地现场,屏幕里清晰地显示出被毁坏的草甸,洛达指着画面说:“你看,科技就像雄鹰的眼睛,能看到我们走不到的地方。”


当法律条文遇见转经筒 在信仰与使命间同行


在西藏办公益诉讼案,要懂的不只是法律。有个案子我至今记得。某“能人”想在草地边缘建度假村,手续不全却偷偷开工。我们多次制止,对方却趁着夜色施工。洛达带着我和牧民们守在湿地边,大家围着篝火坐成一圈,牧民们唱起古老的歌谣,歌声里有对草原的眷恋,有对神灵的敬畏。那一夜,没有人说狠话,却让我懂得,最坚硬的力量,往往藏在最柔软的坚守里。违建终于被拆除时,牧民们给检察院送来锦旗,上面用汉藏两种文字写着“草原卫士”。洛达把锦旗挂在会议室最显眼的地方,旁边是我们四年里办理的一百多起公益诉讼案件卷宗,每一本都记得:恢复的草地面积、被清理的垃圾吨数……这些数字背后,是雪山的倒影,是河流的歌声,是转经筒转动时,与法槌敲击声重合的韵律。


把根扎在海拔四千米 检徽在高原生了根


整理援藏档案,翻出刚来时拍的照片:斑驳的办公楼,井边的水桶,泥泞的院路。再看看现在,玻璃幕墙反射着雪山的光,院子里的格桑花开得正艳,年轻的检察官们用着崭新的设备,讨论着最新的公益诉讼案例。四年时间,像一场缓慢的修行,我们不仅改善了办公生活条件,更让法律的根系在这片土地上扎得更深。洛达最近在学无人机操作,他说以后要去更远的牧区取证,以前骑马要走三天的路,现在无人机两小时就能查完,曲珍则在整理藏汉双语的公益诉讼手册,她说要让每个牧民都知道,法律会保护他们的草原和牛羊。看着他们,我突然明白,援藏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付出,我们带来了资金和技术,这片土地却给了我们更珍贵的礼物——对坚守的理解,对奉献的诠释,对“公益”二字最质朴的注释。站在海拔四千米的地方,望着远处连绵的雪山,我知道,无论将来身在何处,这段在高原守护公益的岁月,都会像胸前的检徽一样,永远闪耀在记忆深处。因为这里的每一滴水、每一寸草、每一块石头,都记得我们如何用法律的温度,焐热了这片土地的清晨与黄昏。


版权所有:成人有声小说-成人小说听书 京ICP备10217144号-1
地址: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46号甲 邮编:110033
联系电话:024-86686600
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